11月4日,《人民日报》要闻版刊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的署名文章,题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由英国牛津大学领衔的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全新的软体机器人,它们无需电子元件、马达或计算指令,仅靠空气压力就能运作。研究显示,这种“脑”机器人并不依赖中央控制系统或程序指令,而是通过自身结构与外界的物理作用实现运动与协调。相关研究5日发表在《先进材料》杂志上。
近日,2025年中国科协启动的青年科技人才培育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以下简称“博士生专项计划”),因与去年相比有了多方面变化受到广泛关注。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负责人就相关情况进行了解答。
日前,国产民机卓越飞行人才培养联盟研讨会暨联盟成立大会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会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携手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民航大学、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发起成立“国产民机卓越飞行人才培养联盟”。联盟将聚焦人才培养标准制定、资源整合与行业联动等,为国产民机事业发展注入强劲人才动力。
上海外滩的灯火映照着跨年的人潮,而复旦大学光电实验室里,一名博士生正专注地捕捉着纳米材料界面微弱且复杂的分子振动信号。当她终于获得期待已久的数据时,立即给导师张荣君发去消息:“老师,我获得了材料清晰的层间相互作用信号,可以充分支撑我们的推断,这真是我最特别的跨年礼物!” ...
教育数字化大潮浩浩荡荡,类似的情况如今成了许多教师的日常。202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首次将“以教育数字化开辟发展新赛道”列为九大战略任务之一,各地教育系统随之出台相关政策。硬件方面,目前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接入备案的教育App达3000余个,覆盖学校31.6万所,5G、IPv6、校园光网改造和区域教育云体系也在各地陆续落地。
日本大学的IT规划从需求响应升级为愿景驱动,以弹性机制应对技术快速迭代,确保IT发展始终与大学整体发展目标同频共振,在危机中开辟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面对少子化浪潮的持续冲击 ...
10月26日至27日,首届中国(国际)机器人辩论大赛在北京举行初赛。本次大赛汇聚了来自清华大学、武汉大学、湖北大学、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等院校,以及松延动力、加速进化等企业的共14支赛队,上演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人机思辨”对决。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第二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遴选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25〕1号)要求,在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 ...
根据国家教材委员会关于开展第二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工作的部署安排,经出版单位申报、地方初评推荐、国家初审、地方公示、国家复审等程序,拟奖励全国优秀教材989种(基础教育类192种 ...
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为未来5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如何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教育力量?今天的“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专栏,一起来看7位院士怎么说—— ...
12月25日,2024中国高校CIO主任论坛在北京举行。全国高校200多名信息化部门相关负责人参与了本次论坛,会议就人工智能赋能高校、高校网络安全、数据治理等热点议题开展深入交流和充分研讨。
Results that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 are currently showing.
Hide inaccessible results